一、大陸時期(北平輔仁)
本校校名首見於1924 年6 月27 日教廷發佈的敕令,確定要設於北京的「公教大學」(Catholic University)為中國第一所教廷大學,並委派全美本篤會賓州聖文森總會院司泰來院長負責建校。
司泰來受命後於1925 年1 月15 日任命奧圖爾博士為「北京公教大學」(圖一)校長。同年7 月,以英斂之早先創立的「輔仁社」作為大學預科,正式定名為「北京公教大學附屬輔仁社」。
1927 年6 月召開首屆董事會,會議決定將北京公教大學改名為「私立北京輔仁大學」(圖二)。
1928年6月,南京國民政府令北京改稱北平特別市;私立北京輔仁大學亦隨之改稱「私立北平輔仁大學」(圖三),不久又改名為「私立輔仁大學」(圖四)。1949年9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決定北平再更名為北京,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,校名又改為「私立北京輔仁大學」。1952年9月輔仁大學與北京師範大學合併,校名取消。

(圖一)北京公教大學圖章

(圖二)私立北京輔仁大學校章

(圖三)私立北平輔仁大學校董會章

(圖四)私立輔仁大學鈐記
二、臺灣時期(臺北輔仁)
在教宗若望二十三世(Saint John XXIII, 1881-1963)支持和于斌總主教的擘劃下,輔仁大學於1961年在臺灣復校,校名為「私立輔仁大學」(圖五)(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),9月招收第一屆哲學研究所碩士生。1963年在臺北縣新莊成立大學部。後來,由於基隆聖心高中暨聖心小學法人與本校法人合併,因此,2013年5月13日,本校校名依法正式改為「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」(圖六),又稱「天主教輔仁大學」,英文名不變。
本校校名自1927年在北京召開首屆董事會決定名為「私立北京輔仁大學」以來,到1961在臺復校以迄今日,雖歷經多次變更;但不變的是,校名之中必有「輔仁大學」四個字。

(圖五)私立輔仁大學印

(圖六)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印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