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相伯江蘇人,名良,字相伯。耶穌會神父,著名的學者與教育家。他在百歲生涯的最後40多年,毅然毀家興學將名下所有財產捐獻給教會作辦學之用。他曾先後在上海創辦震旦學院與復旦公學,1912年與英斂之上書教宗求為中國興學,後得羅馬教廷支持並委派本篤會負責籌辦,遂有後來輔仁大學的成立。
馬相伯於1851年入上海徐匯公學(原名依納爵公學)就讀,1862年結束學習,轉入耶穌會的初學院為修士,兩年後升入大學院主攻神學。1869年晉升神父,次年以特優成績通過耶穌會通考,即奉派在南京等地傳道。
1872至1875年,出任徐匯公學校長,他強調中西文化融合,要求學生兼習經史子集,並鼓勵參加科舉考試,引起教會不滿,將他調往徐匯天文臺工作。後因與教會不合,1876年決定退出耶穌會。
之後20餘年,他涉足政治,參與洋務運動,受李鴻章重用。1897年他得到諒解回歸教會,到1939年過逝為止,這40餘年除了短暫參與政治活動,主要投注心力於辦學與著述。1900年他毀家興學,將名下所有財產捐獻給耶穌會作為辦學之用。1903年在上海創辦震旦學院,除自任監院(校長)外,其餘事務均採取學生自治模式,並定出崇尚科學、注重文藝、不談教理的規條,目的是希望學生不受教會思想的約束,從事學術研究。1904年,教會調派傳教士南從周(Francoise Perrin)任震旦教務長,廢除學生自治章程,引起學生譁然,集體退學。馬相伯支持學生,與社會名流嚴復(1854-1921)等另外創辦復旦公學(今復旦大學前身),由他擔任校長。
「復旦」二字,有恢復震旦,光耀中華的寓意。
1912年,馬相伯與好友英斂之聯名合撰〈上教宗求為中國興學書〉,強調天主教會在中國興辦大學的重要性,是為民國初年天主教本地化運動的開端。經多年努力,終獲教宗正面回應,而有天主教輔仁大學的設立。儘管他並未參與創辦輔仁的具體工作,但卻代本篤會擬定了一份辦學宣言,申言:「今此大學初創之人,雖皆美產,但來華之意,非仿殖民,吸取人才,造成附屬品也。本會在一國,便為一國之會士,極願同志之人,同力合作,數十年後,會士為中國之會士,公教為中國之公教,大學為中國之大學,懿歟休哉!」而學校的任務是溝通中外文化,「凡歐美新科,最新最確者,則以介紹於中華,中華舊有之文學、道學、美術等,莫不善善從長,無敢偏棄,持此物此志以周旋而已矣。」宣言闡發了教會開辦輔仁的精神,也是馬相伯從事教育之所望。他除了辦學,也積極整理明清教會史料,經他刊校或作序的文獻,計有《大西利先生行》、《辯學遺牘》、《主制群徵》、《真主靈性理》等多部著作,帶動了一股研究明清天主教史的熱潮。
抗戰爆發後,他在1939年遷往大後方昆明途中,病逝於越南諒山。生前在諒山接受胡俞之訪問時說:「我是一隻狗,只會叫,叫了一百年,還沒有把中國叫醒。」這句話可視為這位生於憂患、死於憂患的百歲老人最沉重的遺憾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