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

20. 王靜芝(1916〜2002)—輔大中文系的奠基者

 
我要問問題MessengerME


threads-ginstagramfacebookyoutubelinemail


王靜芝(1916〜2002)—輔大中文系的奠基者

 

王靜芝本名大安,籍貫合江省佳木斯,出生於瀋陽。北平輔仁大學國文系畢業。精通劇本、小說,兼擅書畫,學養深厚,集學者、藝術家於一身。1964年應聘接掌中文系主任,常以太史公「究天人之際、通古今之變」來勉勵學生。他主持系務23年,為中文系建立制度、提高學術聲望,培育優秀人才無數。


  王靜芝的父親王鏡寰(1882-1935)為前清官員,以開闢奉海鐵路而聞名,喜好書法。他自幼深受其父薰陶,日後浸淫於文學、戲劇、書法、繪畫。1931年移居北平,曾受教於京劇名伶梅蘭芳(1894-1961)。

  1936年,王靜芝考入燕京大學經濟系,因志趣不合,翌年重新考入輔仁大學國文系。日後,他對此回憶道:

  四十年前,在北平考大學,祇能填一個志願。所以填定的志願,一定是志趣之所在。因此凡是投考國文系的人,必然是在國學上稍有根柢,有志於斯。否則也不會報名,即或報名也難以錄取。在那時能考取輔大國文系,至少要能作出一篇好文章,答出國學的問題。當時的國文系主任余嘉錫先生,是一位國學大師,目錄學權威。新生入學余大師親自閱卷。凡國文卷不夠標準的,即使英文數學都考一百分也不取。余先生說得好:「英文好該入英文系,數學好就該入數學系。」入國文系就必得國文好,這個道理當然是言之成理的。

  1943年正值抗戰,他到重慶,任教於中央大學附屬中學,並向沈尹默習書法。戰後重返北平,先任職北平市教育局,後再回鄉至東北生產管理局任秘書工作,從事撰擬文稿。1948年,膺選首屆國民大會代表。1949年抵臺,任教埔里中學,亦專注撰寫各式電影、話劇劇本,多有拍攝、公演並出版。1961-1963年,他應東海大學之聘,任教中文系。1963年,于斌校長敦聘正值休假的臺灣大學中文系戴君仁(1901-1978)教授來輔大擔任系主任,擘劃創系工作。在戴主任力邀下,王教授辭東海教職,返母校服務。翌年,戴君仁教授依約回臺灣大學,由王教授接掌中文系主任一職。

  王教授接掌系務後,一直諄諄善誘學生:學習中國文學,並不侷限於成為一個文學工作者,而是應該要有「通人」的涵養,有能力從事各方面的工作。所以,他最常以太史公的「究天人之際、通古今之變」來勉勵學生。他自己也精通劇本、小說、學術論著、書畫,兼學者、文人、藝術家於一身,說明他並非空談。王教授在主持系務的23年間,為中文系建立制度,提高聲譽及學術地位,栽培無數各界優秀人才。

  1974年,中國電視公司上演由王教授改編《秦漢風雲》拍成的電視劇「一代暴君」。據聞,某晚于校長正請客吃飯,宴席未終,便趕著要回去看電視,深怕錯失一集;這事在當時傳為趣談。

  1987年,王教授退休,仍任研究所講座教授,繼續啟蒙後輩學子。留有《王靜芝著作選集》共7冊(2003年由輔仁大學出版),供學界參考。2002年11月17日因病辭世,享年87歲。


...


 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