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

14. 羅光(1911〜2004)—臺北輔大的「聖堂學者」校長

 
我要問問題MessengerME


threads-ginstagramfacebookyoutubelinemail


羅光(1911〜2004)—臺北輔大的「聖堂學者」校長

 

羅光出生於湖南衡陽天主教家庭。有三個博士學位,精通五種語言。早年在羅馬供職。返臺後出任臺南主教、臺北總主教等。1978年起擔任輔大校長近14年,對校園建設和校務發展極有貢獻。他著述宏富,有「聖堂學者」之稱。


  羅光的字「達義」,是其聖名Stanislaus的音譯;號「焯炤」則取基督是世界之光的意思。幼時即浸融在詠經歌聲中,青少年時在衡陽聖心修院學習。1930年赴羅馬深造,先後取得羅馬傳信大學(Pontifical Urbaniana University)哲學、神學博士學位,拉特朗大學(Pontifical Lateran University)法學博士,1936年晉升神父。他原本打算學成後歸國,因二戰受阻,便留在傳信大學教授中國文學、哲學課程。1946年被拔擢為蒙席。

  1943年中華民國與教廷建交,設梵蒂岡使館,羅光即出任我國駐教廷顧問,前後18年,成為中梵間的重要溝通橋樑,在外交上頗有貢獻。1960年,以天主教蒙席身份隨同田耕莘樞機主教首次回國,當時輔仁大學校友會正發起在臺復校,田樞機同意協助,雙方的信函往返,均由羅光代復,這是他參與輔大復校的開始。

  1961年9月,羅光出任臺南主教和梵二大公會議傳教委員會副主任委員,5年後轉任臺北教區總主教,直到1978年任輔大校長。這段期間,他積極奔走籌建臺南主教公署、創立庇護神學院、組織中國主教團、成立臺北主教公署、臺北總教區教友傳教促進會、參加梵二大公會議,設立耕莘護校,購建萬里夏令營營地、三峽天主教公墓,並在輔仁大學、文化大學、庇護神學院授課。

  1978年他出任輔仁大學校長後,秉持人格教育、人文教育、愛心教育的理念辦學,並以開放的胸襟,對待各種宗教信仰和無信仰的師生。羅校長為了實踐他的教育理念,還親自講授人生哲學,也寫了一本《人生哲學》供師生參考。同時,為了回應教育部的要求,羅校長開始調整輔大的組織,興建行政大樓(野聲樓),集合校長室,教務、訓導、總務三處和夜間部,在同一大樓分層辦公。後又陸續興建藝術學院大樓、宗倬章醫學紀念大樓、淨心堂、外語學院B館、學生活動中心(焯炤館)、織品系大樓(朝橒樓)、夜間部教學大樓等。

  羅總主教精通拉丁文和英、法、德、義大利文,著述宏富,廣涉宗教、哲學、史學、文學,出版有《羅光全集》42冊,有「聖堂學者」的美譽。卸任後,榮膺輔仁大學終身講座教授,仍筆耕不斷,閑暇以畫竹、馬自娛。

  1996年後,羅總主教深為病痛所苦,2004年2月28日,逝世於臺北榮民總醫院。總統頒布褒揚令,表彰他在促進中梵邦誼、教育和學術方面的貢獻。今天,當我們走進輔大校園時,座落於校門口北側的學生活動中心大樓,即以「焯炤館」命名;一旁花園內為紀念其晉鐸的塑像,銘文裡即稱他為「聖堂學者」;還有以他的名字而成立的獎學金。凡此,都顯示了輔仁大學對羅校長永遠的緬懷和感恩。


...


 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