輔大在臺復校後,歷經三個主辦單位及于斌、羅光兩位校長的努力經營,校務蒸蒸日上,學校規模亦不斷擴大,學校發展進入穩定成長的階段。1992年2月至2012年1月,李振英蒙席、楊敦和(1941-)教授、李寧遠(1945-)教授、黎建球(1943-)教授先後接任校長,推動校務。輔仁歷史進入穩定成長期。
一、李振英校長(1992.2.–1996.1.)
李振英校長出生於中國天津,在1950年大陸政權鼎革之際前往羅馬深造,是教會送往歐洲培養的中國聖職人員。在米蘭取得哲學博士學位後,隨即奉派回到臺灣加入臺南教區服務,並獲當時臺南教區羅光主教邀請擔任德光女中校長。輔大哲學研究所成立之初,他應邀來所兼課,1978年起在哲學系專任,此後,除了在中國主教團服務,又在輔大擔任過主任秘書、教務長、中西文化研究中心主任等,親歷了復校後輔大的成長與發展。
(一)推動民主教育、訂定輔大宗旨目標
李校長任內,臺灣社會正經歷解嚴後民主化的轉型過程,各方對於深化民主價值在生活中的實踐有很高期待,但在舊權威式微、新秩序和倫理尚未確立前,難免有一些脫軌的現象。面對這樣的變化,李校長一方面在校內建構更加民主的教育環境,另一方面則希望加強大學(特別是天主教大學)培養具有人文價值觀公民的功能,使青年能有積極而正面的態度面對自我並,且改善社會的亂象。
在建構校園民主環境方面,主要表現在推動民主教育和擴大師生參與校務。李校長上任後,即強調校園民主與大學自治的精神,主張校園內交談溝通的重要,他希望追求共識共融,使校園更為和諧美好。他在擔任校長後舉行的第一次校務會議上,提出「師生共同努力學習民主精神、認真推行民主教育」案,希望藉由教學、討論、鼓勵學生參加社團活動等方式,讓同學了解民主與法治的精神,學習肯定自我並尊重他人自由的態度。而要實現校園民主,擴大師生關心校務;在校務會議之外的重要場合,如行政會議或其他各類委員會,也開放更多的學生代表參與。
1993年,李校長為了更明確民主價值與本校全人教育的理念,成立「輔大使命與特色委員會」,重新研議起草《輔仁大學的宗旨與目標》,經過委員會與各系所一年多的研究與探討,再經校務會議修訂通過確立。《輔仁大學的宗旨與目標》將輔仁校名、校歌與校訓的精義列入宗旨;再以宗旨為核心,又設定了七項具體目標;前三項以個人為基礎,後三項則是從個人走向群體;最後的一個目標是「服務人群」。這份重要的文獻,毫不含糊更充分體現了輔仁做為一所天主教大學的自我期許,讓輔仁師生有明確可行的目標,能夠真正活出生命意義。
(二)開展與大陸交流及院系發展
解嚴後不久,政府開放赴大陸探親,創造了兩岸交流的機會。1992年,李校長率團赴北京訪問,並與當地輔仁校友見面,加速了輔仁與大陸高校、校友的交流。校內學術交流室並成立大陸交流工作小組,制度性的推動與大陸高校合作。此後,輔仁與大陸的交流持續發展;至1992年5月,輔大已與北大、北師大等13所大陸高教與科研組織訂定了初步合作的辦法。
在李校長任內,原屬理工學院的生活應用科學系、食品營養學系、織品服裝學系等三系二所,獲准共同組成升格為民生學院,是國內首創以「民生」命名之學院。至次,學校成長到8個學院、19,000餘學生的規模。同時,原來由耶穌會主辦的《中國新聞分析》(China News Analysis)編輯部於1993年從香港遷來,在輔大法學院成立「中國大陸社會文化研究中心」。這份創立於1953年的刊物,收集並分析大陸尚未對外開放時期的許多內部文獻,是早年披露大陸內部情況的少數英文刊物,對西方世界研究1949年以後的中國,具有極高和甚具分量的參考價值。
二、楊敦和校長(1996.2.–2000.1.)
1996年2月,本校法學院院長楊敦和教授,接任復校後第4任校長,是首位非神職身分的校長。在楊校長任內,國內高等教育的環境變化激烈,大學數量在教育政策鬆綁下快速擴張,不但專科改制升格大學,還有許多大學、學院新設成立。一方面固然使高等教育充滿蓬勃朝氣,但另則也使國家整體教育資源愈形緊張,各校競爭激烈,社會上各種大學評比與教育部對大學的評鑑,使大學必須面臨更直接而嚴苛的外界檢驗。在這樣競爭的環境中,輔大作為一個具有歷史的綜合大學,在應對上似乎略為保守。如何在傳統的基礎上改革校務以適應新局,正是楊校長面對的重要挑戰。
(一)提升強化學校競爭力
1994年,行政院成立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,次年開始正式推動教改政策。廣設高中、大學,被視為減輕國內升學壓力的良方。在教改團體推動下,教育部除了廣設公立高中與國立大學,並放寬專科學校、技術學院改制升格的限令,於是,在短期內,臺灣的大學院校數量以倍數增加。1994年,國內高中共177所,大學院校50所,大學生人數25萬餘人;至2006年,已增加高中到318所,大學院校147所,大學生116萬多人。大學數量的激增使學生與家長都眼花撩亂,對大學的各種評比活動也在此時出現,並受到社會廣泛的注意。
1997年1月,教育部公佈85學年度私立大學中程校務發展計畫審查結果,這項審查一向被視為私校評鑑圭臬,在受評的25所私立大學校院中,輔大成績難稱理想,不但影響校譽,同時直接關係到輔大新增系所的申請案和學生就讀意願,引起校內不少檢討之聲。在接下來陸續出現的如《遠見》等雜誌的大學評比報告中,輔大雖在聲望上仍居領先,但在實際的學科評比中也多表現不佳,為學校帶來很大的壓力。為解決教育部對本校師資結構不行、師生比不足、副教授以上與具有博士學位之師資比例不夠等批評,學校加強增補師資,三單位與校本部都提出了增聘博士師資的計劃。而在鼓勵教師進行研究等方面,學校除成立專款補助各系學術會議,並與三單位提撥專款做為研究補助,更積極幫助老師與學生出版具學術價值的論文等成果。
(二)建立第二校區的構想
楊校長任內,輔大學生人學突破兩萬,校園空間日益擁擠,在教育部評鑑中也造成不利的影響。考慮到輔大尚在進行未來醫學系、教育學院與其他新增系所的計劃,限制學生人數發展並不可行。不過要在原址擴張校地又須面臨地價高漲,難以取得足夠土地的問題;發展第二校區成為一種可能的解決方案。
1997年12月,校務會議原則通過尋設第二校區土地的提案,經過近一年的考察,總務處最後提出了新竹縣湖口與淡海新市鎮等處土地的方案。其中湖口土地為面積20餘公頃的山坡地,雖可透過捐贈方式取得,但土地變更的法律程序與整地開發等費用卻也頗為可觀。淡海新市鎮土地為公地租用,雖然開發成本較低,但土地面積較小,未來還是有產權的顧慮。適時內政部對山坡地開發頒布新的限制法規,原先兩案遂不再考慮,有關開闢第二校區的探討暫告停止。
1998年9月,楊校長率團赴北京參加老輔仁校友會,在老校友熱心引介下,到北京近郊順義縣參訪了一些土地,甚至還談到輔仁回大陸復校或設置第二校區的可能性;但最終因故作罷。
(三)檢視學校管理體制
輔大自復校以來就一直維持三單位既合作又分治的管理模式,在李振英校長任內,增設了三位副校長,由三單位各自選出。就當時情況而言,輔大實際存在的幾乎是三個各自獨立的學校。學生從跨單位修課、轉系,到一校三制的行政規定,以及教師跨單位任課鐘點計算等等,都變得非常複雜,各自獨立的行政體系也造成很大的不便與人力浪費。在激烈競爭,各校莫不奮力爭先的環境中,輔大這套「三頭馬車」制度,常被認為是削弱輔大競爭力的重要因素,因此改革似乎刻不容緩。但要改變學校原有體制,勢必對三單位造成衝擊。楊校長既要面對外界對輔大評比成績不佳的批評,又沒有實際權力可以改變校內體制,一度有倦勤之意,媒體對此亦多有報導。
1998年6月,校內對改革愈來愈寄予厚望,校務會議首先以臨時動議方式,提案討論〈建議學校財務行政統一案〉,從統一學校財政的角度,建議應由各院院長及各院教師代表,共同參與決定全校經費分配,並委託校務發展委員會確實檢討校內行政結構問題。該案獲得絕大多數與會者支持。而在後來的校務會議中,理工和外語學院又進一歩提出〈落實大學法,發揮校務會議職權和功能,整合全校校務以提升行政效率案〉,主張「整合三單位體制」、「統一全校財務行政」與「整合全校教學、研究、支援體系」等三項訴求,最後決議組成「校務改革研議小組」,研究如何逐步整合及改善校務。由這些提案的討論,可見校內師生對改革校務的看法,是爭取將學校管理權的重心轉移到校務會議,落實新大學法有關教授治校的精神。而這些改革訴求在輔大的體制中,依法只能由董事會決定;董事會積極做出回,也在董事會中組成了「校務改革專案小組」,開始討論相關問題。
經過董事會與校務改革小組的共同努力,輔大自在臺復校以來最重要的改革方案逐漸成型,在楊校長任內的最後一次校務會議中,校務改革研議小組將其報告書提交大會,與董事會的意見一併討論,雖然雙方對改革的內容在執行細節上有重點差異,但也有許多共同的看法,至此,讓輔大的改革之路有了較好的開始。
楊校長在輔大遭遇困難的重要時刻承擔起校務,一方面帶領學校在新的大學教育環境中力爭上游,另一方面又與三單位與全校師生共同啟動了校務改革的具體步驟,為輔大作出重要貢獻。
三、李寧遠校長(2000.2.–2004.1.)
2000年2月,民生學院院長李寧遠教授接任復校後第五任校長。李校長任內,校務整合工作逐次展開,學校組織也相應進行許多的調整,輔大各方面的調整進步也獲得教育部肯定。而臺北捷運新莊線與機場捷運線的先後動工,雖然帶來了交通黑暗期,但也展現強化了輔大在未來的競爭優勢。
(一)三單位整合工作的落實
校務整合的艱難工作在楊敦和校長任內啟動,在李校長任內逐步落實。改革方案在校務會議通過大致的整合原則後,陸續經過各委員會及董事會討論。董事會校務整合小組綜合各方意見後,提出了時間表,決定自89學年度(2000年8月1日)起,首先推動將所有學雜費改由校本部統一收取,其餘整合工作預定最快2002年7月、最慢於2003年完成。這份時間表展現了董事會的改革決心。
由於整合工作牽涉廣泛,李校長認為各部門最大癥結在溝通不足,因此請人事室安排多場協調會,意見交換、建立共識,以凝聚向心力為優先目標。具體工作則是由整合全校總務、會計制度、圖書資訊系統等著手。全部改革有以下重點:
- 加強董事會功能,將監督大學發展的權責由三單位回歸董事會;增加三單位各在董事會的席次,董事會人數由15人增加至21人。
- 原先三「主辦」單位改名為三「創辦」單位,其屬性由學校的主辦者,轉為偏重天主教使命特色之維持與發揚光大,通過「使命發展特色委員會」與「使命特色發展室」發揮功能;三創辦單位在大學中各設代表一人,由其所屬教會團體在臺最高首長任命。
- 建立校長責任制。原三單位各自選派的副校長調整為使命副校長、學術副校長、行政副校長,三位副校長皆由校長提名,經董事會通過後任命。
- 各學院直屬校長,不分屬三創辦單位;三單位以推派代表方式參與各項重大會議,共同促進校務發展。
- 釐清校牧職責。校牧直屬校長,由教廷督導任命。校牧在校內代表耶穌善牧,領導教友信仰生活、推行校園福傳工作。
校務整合應有配套機制,為了將來校務管理及其職掌業務等有明確法源依據,〈輔仁大學組織規程〉進行了大幅度的修訂。這些工作牽涉到法條文字的準確性和具體可行,所以十分瑣碎,需要較長的時間。90學年度第二學期(2002年6月)連續召開兩次校務會議,通過了新版的組織規程,相關文件在經過董事會同意後報教育部核准,為校務改革工作的推動奠定重要基礎。
李寧遠校長任內在學校組織上做了較大的變化,相繼成立研究發展處、法務室、校牧室、全人教育課程中心、科學與宗教研究中心、生物技術研發中心、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等單位。校內原有的五個電腦資訊單位,整合為輔仁大學資訊中心。另為了新聞與傳播科系能有實習空間,強化輔大與新莊本地社區的睦鄰聯繫,也啟動「輔大之聲」實習廣播電臺與《輔大新聞網》的開播。
此外,為順應法學教育的發展趨勢,法律學系、財經法律學系、若望保祿二世和平研究中心及法律服務中心改制成立法律學院。原法學院其他單位則單獨成立社會科學院,使輔大成長至9個學院,在校學生增加至24,000餘人。
(二)釐清並確認輔大創校於1925年
輔仁大學在北京的創校,源於英斂之、馬相伯等人的籲請和教廷的支持,草創之初由於法令及教會行政等時空因素,創立的時間到底應該是哪一年?在日後產生認知上的分歧。1999年,臺北輔仁慶祝70週年校慶之際,北京的輔仁校友卻早在1997年就已慶祝過70校慶。造成差異的原因是各界對創校年代有不同看法,其各種考慮可大致歸納為以下幾點:1. 1913年,英斂之創辦「輔仁社」,其動機、宗旨與後來北平輔仁大學的創立乃至命名,有很深的聯繫及淵源。2. 1925年,北京公教大學在教廷支持下委由本篤會創立,並以附屬「輔仁社」之名招生。3. 1927年,當時的北洋政府准予試辦,「輔仁大學」之名始立。4. 1929年,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核准輔仁董事會改組立案。由於上述四個年代各有所據,也無所謂孰是孰非。臺北輔仁原以1929年為創校基準,但北京的輔仁校友則以1927年為準。雙方的認知分歧,導致臺海兩岸輔仁校友對校史產生困惑,不但難以凝聚共識和向心力,也令外界有所質疑。李校長主持校務後積極處理了這個問題。
為釐清歷史脈絡與各界看法,李校長指示校史室蒐集彙整相關資料、記錄、出版品、學術研究報告及論文,邀集歷史學者、教會團體代表及資深校友,於2000年8月舉辦多次座談會,並達成初步決議,確認輔大創辦於1925年。校史室並將此議函知北京輔仁校友會「校史研究組」研議,北京輔仁校友在查閱檔案對比核實與各方討論後,於2001年來函確認,同意以1925年做為共同認定的創校年。
2001年12月,輔大慶祝在臺復校40年慶之際,舉辦「21世紀大學追求卓越策略研討會──校史論壇」;邀請對輔大校史素有研究之兩岸學者專家發表研究成果,並藉此推動輔仁創校、復校史料的編修工作。會中另一項重要活動,是在出席「校長論壇」的120餘位大學校長或其代表的見證下,完成了兩岸(大陸是輔仁校友會代表)共同確認「輔仁大學創辦於1925年」之宣示。
李校長任內,校務整合的重大工程固有相當辛苦的磨合期,但總能在相互包容、諒解的精神與充分溝通的和諧過程中凝聚共識,在當時臺灣多元甚至有些紛亂的社會氛圍中,顯得意義不凡。體現了天主教會與時俱進,與現代共融的積極精神,既彰顯了輔仁身為天主教大學的特色,也強化了輔仁的體質,以更好的條件面對新的挑戰。
四、黎建球校長(2004.2.–2012.1.)
2004年2月,李寧遠校長任期屆滿,董事會選聘文學院哲學系黎建球教授為復校後第六任校長。黎校長是「資深」輔大人,從大學入學到獲得博士學位,都在輔大哲學系完成。畢業後留校任教,並先後擔任訓導長、系所主管和教務長等職務,教學與行政資歷都非常豐富。黎校長認為,輔大作為一所肩負俗世與天主教會雙重使命的大學,不應只在一般的標準上與其他大學競爭,更應成為具有人文關懷、宗教精神、引領社會價值向上的教會大學。因此在任內持續推動校務改革,並致力於帶領輔大扮演好綜合大學與天主教大學的雙重角色,將教育責任與信仰理念加以結合。希望輔大學子除了擁有專業知識外,還能認識並建立以基督為中心的生活與價值觀;使自己的生命更有意義,也可以在失序混亂的外界環境中形成一種正面的價值。
(一)健康輔仁、愛心輔仁、正向輔仁
黎校長治校的核心理念,是在校園中體現天主教的價值,在實踐上他提出「健康輔仁、愛心輔仁、正向輔仁」的三大主張。
- 健康輔仁:不僅希望所有師生身體或心理上的健康,而且也是輔大面向社會的積極態度。對於教育政策,輔大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,不隨波逐流開設當時蔚為風潮的博弈課程或舉辦選美活動,這不僅是為了實踐正義與平衡教育生態,更是為了培養真正的專業人才來回饋社會。
- 愛心輔仁:是希望學校要給予學生身心靈的關懷,重視品德教育與人際關係,因此在專業科目外,學生必修人生哲學、專業倫理等課程,並通過參與社團來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。
- 正向輔仁:是一種正面思考、積極面對人生的態度,輔大以校訓「真、善、美、聖」為目標,成立十一個學院提供全面的學習環境,教育學生們成為社會的中流砥柱。
學校舉辦了「鐵馬環臺」、「泳渡日月潭」與「環保攀玉山」等公益募款或服務學習活動,教育學生在親身體驗中落實健康、愛心的理念,發揚正向態度和精神。這些活動,逐漸形成輔大的新特色。
(二)建構輔仁學派
建構輔仁學派是黎校長的重點工作之一,希望結合教學、研究、服務三個面向,在尊重天主教精神的立場上,發展具有輔大特色的學風。具體作法是整合全校學術資源,建立一個結合士林哲學、三知論等跨領域的學術社群。為落實這項理念,校內召開多了次會議,邀請本校董事、副校長、一級主管及學術單位相關主管共同參與討論。在獲得普遍共識後,校方責成研發處著手推動「輔仁學派整體營造計畫」,展開輔仁學派的建構工程。
輔仁學派的建構分為兩個階段。第一階段的目標在凝聚全校共識與歸納意見。2004年10月至12月,學校舉辦了12場座談會,邀請各專業領域主管擔任引言,為創建輔仁學派而相互切磋激盪,討論成果後來集結為《輔仁學派的建構‧九十三學年度論壇紀要》出版。第二階段是以分組的方式,進行不同主題的探討,共分基礎理論發展組、生命倫理教育組、社會正義和平組、身心靈整合組及生活品質管理等五個組別。以此五項符合輔大教學與研究領域,以及天主使命的五大命題為依據,展開跨科系的整合研究。在各組論證學理外,復連續四年編製《品味輔仁》手冊,分發給當年度入學的新生,深耕輔仁學派希望傳達的人生理念。
(三)建立全球校友聯絡網與校訓演義
輔仁自北京創校以來,歷屆校友遍佈海內外,在各行各業多有傑出表現和發展。執行到位的校友聯絡工作,不但可以維繫畢業校友對母校的向心力,也能擴展校友與學校的人際網絡,爭取更多的資源。校友會在歷任校長與系所的推動下迭有發展,但個別校友會往往獨立運作,在與學校的縱向聯繫,或與其他校友會的橫向聯繫上多有不足。黎校長任內,他不但積極持續推動海內外校友會的組建,更大力協助發展全球性的校友會網絡(按:詳見附錄〈校友會名錄〉),成立全球校友總會,每年固定舉辦聯誼或教育推廣活動,希望藉互助的方式,開拓建構輔大校友的聯絡網,凝聚全球校友向心力,致力發揚與傳承輔仁大學「真、善、美、聖」的精神。而黎校長也對輔仁校訓「真善美聖」或「聖美善真」做出了新的詮釋:
本校校訓意涵可從兩方面詮釋:真善美聖或聖美善真。
真善美聖係指人生追求之道:藉著對知識真理的追求,修德行善的用心,欣賞宇宙萬物之美,以體會人生至聖之境。
聖美善真則是指人生分享之道:一所天主教大學相信世間存有唯一、至聖、全能的天主,藉其德能的分享,使人在世間能依
其旨意,度一真善美的生活。
此兩者乃彰顯著天人相合之道,人因天主而享有生命及永恒,天主藉著人而使世界美善可愛。7
(四)成立天主教學術研究院
輔大具有悠久的天主教學術研究傳統,自在臺復校以來,也先後成立過多個研究中心,但早期輔大由三單位分治,研究單位的設置往往由各團體自行負責,不但資源有限,而且與校內其他單位的聯繫也較為缺乏。黎校長任內,克服空間與人事等困難,於2008年8月成立了華人世界的第一個天主教學術研究院,並親自兼任院長。
2009.12.28.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揭牌祝聖禮
天主教學術研究院整合了校內原有的5個學術研究中心(若望保祿二世和平對話研究中心、天主教史研究中心、士林哲學研究中心、科學與宗教研究中心、華裔學志漢學研究中心),涵蓋8個主要研究領域(科學與宗教、士林哲學、天主教歷史、漢學、文學、和平與正義、倫理學、美學與跨藝術),以成為華人世界的天主教研究重鎮為遠程目標。
黎校長認為,當前世界各地的天主教研究院幾乎都只重哲學與神學研究,但以天主教的發展而言,對歷史與各方面都有深遠影響,這包括文學、美術、科學、史學等,所以輔大的天主教研究院在士林哲學以外,也從事其他領域的研究。
同時,天主教學術研究院各項研究工作不以西方為本位,而以中西文化的比較、整合與認同為研究方向,這也是自于斌、羅光校長以來,輔大一貫努力的方向。
(五)為天主教學校間的合作模式開啟新頁
基隆聖心中小學由曾任臺北教區副主教的姚宗鑑蒙席創立,其前身是姚蒙席於1962年在基隆安樂區天主堂創立的聖心幼稚園,此後又於1965年設立小學,1969年設工商職業學校,1990年以後又陸續設立高中普通科與國中部,是一所學風優良,深受家長信賴的教會學校,在基隆地區享有聲譽。姚蒙席與輔大素有淵源、關係深厚,他個人出錢出力,是輔大醫學院得以成立的關鍵推手。
在2008年前後,姚蒙席因年事已高,希望聖心學園在未來仍能永續經營、並有更好的教學品質與教育環境,因此毅然推動聖心中小學與輔大合併的工作。
2008年輔大董事會通過合併案,校內隨即組織專案小組研議法規及相關問題並製作合併計畫書。
2009年10月,董事會經討論,決定未來三校法人合併後的新法人名稱為「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」,姚蒙席與輔大董事長劉振忠於2010年8月簽訂三方財團法人合併契約書,此後經過各項法律程序與教育部的核准,2012年通過三校新校名為「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輔仁大學」、「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基隆市輔大聖心高級中學」、「輔仁大學學校財團法人基隆市輔大聖心國民小學」。三校法人合併,成為在一法人下設三所學校共創新未來的契機,也為天主校學校間的合作模式開啟新的歷史。
黎校長在擔任第六、七任校長職務後,於2012年卸任。前此在2006年7月14日,因為對學校與教會的長期貢獻,獲得教宗本篤十六世(Benedictus XVI, 1927-)冊封「聖大額我略教宗騎士團爵士」(Order of Saint Gregory the Great)勳銜。2012年,又榮獲中華民國外交部頒贈「紫色大綬景星勳章」,以表彰他促進臺灣與梵蒂岡邦誼的功績。
在黎校長任內,輔大學生突破27,000人,又自文學院分出建立教育學院與傳播學院,使輔大成為擁有11個學院,48個學系的綜合性大學。雖然外在大環境並不理想,輔大仍堅持正派辦學,不斷提升學術專業,並致力在校園與社會上全方位推廣天主教的價值觀。
7黎建球,〈天主教輔仁大學校訓演義〉,西元2007年3月7日;見輔仁大學正門口廣場真善美聖石碑背面雋刻之碑文。
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