...

敘事篇(下) 臺灣時期(1961〜2015)

 
我要問問題MessengerME


threads-ginstagramfacebookyoutubelinemail


圖說:前頁照片為1970年代初期輔大校門。當時中美堂已完工,野聲樓、焯紹館尚未興建,因為校園樹木尚未成蔭,所以從校門口就可以直接望見中美堂。

圖說:前頁照片為1970年代初期輔大校門。當時中美堂已完工,野聲樓、焯紹館尚未興建,因為校園樹木尚未成蔭,所以從校門口就可以直接望見中美堂。

 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臺後,在臺輔大校友於1956年成立了校友會,積極奔走呼籲重新復校,受到政府的重視和肯定。

  1961年,在羅馬教廷的支持、中國教區神職、聖言會、耶穌會等共同合作、以及本篤會的協助下,1于斌(1901-1978)總主教帶領籌備團隊,克服重重困難,這座直屬教廷的大學,終於在臺北市近郊的新莊獲得重生,展開了臺灣輔仁大學的歷史新頁。


11960年,聖文森總會院副院長本篤會士韋休神父(Fr. Hugh Wilt, O. S. B.)在臺灣寫信給院長丹尼斯.史崔梅特(Denis Strittmatter, O. S. 1B.),報告輔仁大學在臺復校之預備工作。「聖文森總會院先前曾創建北京輔仁大學,此刻亦協助大學在臺復校。」詳見康士林(Nicholas Koss,),〈本篤會士韋休神父所見輔仁大學在臺復校之預備事宜(“Preparations for the Re-opening of Fu Jen Catholic University as Seen by Benedictine Father Hugh Wilt”)〉; 輔仁歷史學報編輯委員會編,《輔仁歷史學報》,第29期(臺北:輔仁大學歷史學系,2012.9.),頁21。

...


 

目錄